教学反思的三个视角

作者:lanke 时间:2021-10-08 08:20:00 点击:13884

反思,是教师交流研讨中的高频词语。“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作用,成为很多教师自我鞭策的座右铭。

事实上,我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均提出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这实质上就是要求教师注重反思,提高自身思维能力。

按照基本理论和教学规范开展教学、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自己的风格、提炼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学主张,这是教师成长发展的三个层次。从实践到经验,再从经验到理论主张,其间的跨越与升华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一定的“催化剂”,需要借助一定的思维工具和方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成长=经验+反思。他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义的心得,至多只能是平庸的知识。”事实上确实如此,没有反思,教师职业生命只是“实践—实践—实践”的简单叠加,有了反思,教师职业生命才能实现“实践—反思—提升”的螺旋式上升。

反思是基于实践的二次学习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总结经验教训,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该从哪些角度去反思?笔者建议,不妨从反思一堂课(点)、反思一段教学经历(线)、反思当下某项教学改革或教学模式(面)三个视角入手。

反思一堂课

课堂是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一堂课,是教学组织最基本的时间单元,通过一堂课,可以反映出很多东西。教学反思应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开始,研究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针对具体的一堂课,有非常多的观察角度,比如教师的教学观念、基本技能、教学风格,以及对于教材、学生学情的熟悉程度,等等。笔者只想强调其中两个方面。

其一,反思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设计、备课就是进行课堂的预设,预设是否科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内容结构是否合理、课堂的价值引领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以彰显,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能分解落实到课堂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时候一堂示范课、研讨课经过了名师指点、诸多教师合力进行多轮打磨,依然可能存在瑕疵或曰存在可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笔者数年前到深圳某知名学校听了一堂课,记得讲的是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中“矿物的分类”这一节。教师讲了矿物的特征,以及观察判别矿物的各种方法,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照一照等。在课堂上,教师设置了一个学生动手体验的环节,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他们借助各种工具,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对给定的矿物质进行观察和描述,拿着观察记录单,在每一种矿物后面,填写按不同判别方法进行观察后的结果。在评课环节,笔者提出:“这样的任务设计不太科学,让学生简单应用教师教的方法对已知的矿物进行观察和描述,并不需要动脑,这样的合作探究只是形式上的。教师应该将各种矿物质匿名,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教授方法,判别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矿物质,并说明判别理由,这才是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后来该校一名副校长说:“你讲得很对,我们之前磨课讨论过几次,就是没想到这一点。”反思预设中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预设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方向性的问题,表明教师对于某个问题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其二,重视和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师生协同努力完成的一个探索过程,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死板僵化的。预设与生成完美结合,才能造就精彩的课堂、令人回味给人启迪的课堂。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有时候会给教师带来惊喜,有时候又会让人觉得不尽如人意,背后的原因都值得深思和总结,特别是课堂上出现了与预设不一致的状况时,如何随机应变,能充分体现教师的素养和智慧。

针对具体的一堂课进行反思,首先,要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课堂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找出问题、总结经验,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反思不能走过场,要有直面自己不足和软肋的勇气,“家丑不怕外扬”。其次,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从别人的批评或建议中发现问题。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顺着自己的逻辑和立场,总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但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思考未必这样想。比如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示范课时,教学内容安排得比较满,下课铃响了课还没上完的情况很常见。教师可能是想体现自己教学设计的精妙和教学水平的高超,但结果适得其反。这与报纸排版是一样的道理,好的版面应该舒朗大气、适当留白,而不是密密麻麻地灌满文字。

反思一段教学经历

反思一堂课的教学得失聚焦于“点”,检视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而反思一段教学经历则着眼于“线”,检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是否科学,是否存在偏差。时不时回顾梳理一下自己阶段性的教学经历,可以看出自己成长的轨迹,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如何避免走弯路及如何更好地进步。这种反思不仅对自我成长和职业规划有益,对他人而言亦是富有价值的“他山之石”。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贲友林,从照抄教案、照着教案上课,到独立进行教学设计,一步步成长为小学数学界名师。他在《在教与学的重构中成长》一文中,对自己从教20多年的经历进行了梳理与反思——“最初设计怎样教学生;后来设计怎样教学生学;再后来设计怎样教学生能够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个性化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也设计着自己。”由此,他总结出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教材,知道自己教什么;第二阶段,关注自己,在课堂中展现教师自己;第三阶段,关注学生,教师明白了教是为了学。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一般能自然过渡;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则要靠教师的用心与努力。

通过一段教学经历的反思,我们发现,教师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共性特点的,在某个阶段,有些偏差和错误恐难完全避免,比如照本宣科、在教学设计时以自我为中心等,但是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会认识到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会有意识地去纠正,而不是浑然不觉或自我感觉良好。

对成长经历进行反思,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善观察、多思考,对每天的课堂教学情况,特别是一些不同寻常的情况及时做好记录。俗话说“好脑瓜不如烂笔头”,如果不趁热乎劲儿把当时的情境和思想的火花记录下来,等到时过境迁,回忆起来脑子里可能就会一片模糊。贲友林就有这样的好习惯,他从2002年2月开始,坚持每天写教学手记,记录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记录自己的教学思考,记录学生是怎样学的,记录自己是怎样教的,记录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十几年来,从未间断。有了这样的积累,梳理反思的时候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据、科学严谨,而不只是笼统、大致的一些感想。

反思某种课改新理念新模式

教学反思,除了以自我为观照对象,还应关注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当前中小学教育正处于教学观念转型、课程整合升级、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组织重构的改革变动期,各种新的教学思想或实践探索层出不穷。这些变革都直接或间接地会对教师的观念及课堂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新模式进行反思,有利于倒逼自己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提高审辩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这个视角的反思,贵在富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语),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辩证吸收,为我所用。这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建议,教师在反思时应把握好三点:

一是提升理论素养,由教学现象、操作模式追溯其理论源头,认清某项改革探索的理论流派归属。比如属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如现在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体验探究的学习,均属于建构主义的教学主张。明晰了大框架和体系脉络,才能由此判断各种改革的价值取向、特点特征、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对于各种教学理论,应该全面、客观地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宜偏执一端。多阅读课程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是提升理论素养和反思意识的基础,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才能将教学现象与其背后的教育规律、本质联系起来。

二是在学习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新探索、新模式时,要学其“神”而非具体的“形”。现实中,有些教师僵化地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和具体做法,结果效果不佳。原因何在?我们可以质疑该探索本身是否科学合理,但更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理解、领会了该项改革探索的精神实质,是否能根据其核心要义活学活用,而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

三是与自己的实践对接,用自己的实践来验证,从中发现问题。每一位教师既是新理念新模式的实践者,也可以成为改进者、创造者。每一项教学改革探索、每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特别是在起始阶段,需要众多实践者边学习、边应用、边反思、边改进,不断进行补充、修正、重构、创新,使之趋向完美,个人亦在这样实践与反思交织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作者系本报记者)

作者:汪瑞林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08日第5版 版名:课程周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