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作者:lanke 时间:2019-02-03 21:13:01 点击:6944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在新时代对教育事业创新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全面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就要将教育使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要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国际坐标、立足中国现实;要重审使命、发展使命、践行使命;要长远谋划、脚踏实地、持续发力;要在复兴路上助力复兴,为伟大复兴成就教育伟大。

认清历史方位,重审教育使命

教育的重要使命需要在历史方位中重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使命侧重有所不同,对教育使命的表述也随之有所变化,但从根本上来说,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一致的,即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与各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密切联系。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历史方位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站起来”是一个政治象征。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武装夺取政权,从政治上翻了身。

“富起来”是一种实然描述。通过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从经济上翻了身。

“强起来”是一个过程概念,和伟大复兴、伟大旗帜、道路、制度、文化、现代化、智慧和方案等话语相关。“强起来”需要强大的政治保证,也需要经济做后盾和基础,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引领。

可以说,“站起来”拥有了政治力量,“富起来”拥有了经济力量,“强起来”还需要拥有文化力量。没有在文化上“强起来”,就不是全面的强盛。

从哲学特征上考察,“站起来”的基础是政治哲学,“富起来”的基础是经济哲学,“强起来”的基础则是文化哲学。斗争哲学是政治哲学的具体体现,生产哲学是经济哲学的具体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深层的价值系统、规则秩序、过度开发、贫富差距等意识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显现。破解与“富起来”并行的矛盾,需要新思维,特别在新时代,需要新的哲学。“强起来”的哲学因此转移,经济哲学开始向文化哲学转向,时代呼唤包括价值哲学、法哲学、制度哲学、科技哲学等在内的文化力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文化哲学的基本构成,创新则是代表文化哲学活力的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化强盛。这既表现在凝聚民族思想精华、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内部力量,也表现在吸收世界先进思想并且影响世界思想走向和文化潮流的外部力量。最为根本和最为核心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哲学与政治哲学、经济哲学和文化哲学相呼应,从思维框架、话语表达到日常行动,呈现出历史相位的阶段性特征。

进入新时代,教育哲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转型升级,但也不能回避历史,超越教育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在正确的政治路线指导下,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要防止教育独立论、教育中立论、教育清高论的思想回潮。要充分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创新动能中的作用。一方面防止极端化的教育产业论倾向,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提倡将教育与升级版的生产劳动相结合,与解放创造力、提高生产力相结合,为激发经济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巩固经济基础作贡献。在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华民族国际地位、中国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条件的历史阶段,必须跳出狭义教育的框架,塑造广义的教育观,除了继续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创新,还要发挥媒体、影视、场馆等各类社会活动场所的教育影响作用,向往、浸染、创造高雅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文化创造。

把握国际坐标,发展教育使命

教育的重要使命需要在国际坐标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在真空中实现,中华民族始终是和世界人民共处一个地球上繁衍发展的。伴随着商贸发展,一方面经济上的互惠互利打通了多重贸易通道,另一方面世界文明互学互鉴,形成美美与共的融合现象。与此同时,利益的纷争和权力的争夺,也因接触和互动的增加而不可避免。

教育服务伟大复兴,要做大格局、开放思维,确立世界坐标,倡导国际主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离开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与狭隘民族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民粹主义形成鲜明对照,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主义和世界精神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贯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打通教育的地方性、国家性、世界性信息和能量传导制式,建立在世界图景中看中国、在国家图景中看地方与站在地方的立场看国家、站在中国的立场看世界的思维坐标和决策机制,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知地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世界坐标中定位,要在文明互鉴中实施,要在国际舞台上绽放。

教育服务伟大复兴,要立足中国大地,坚持以我为主,走出屈辱的历史阴影,克服虚妄的大国心态,超越消极的群体心智模式,建立积极的民族自尊,培育从内而外、吐故纳新、包容共生,由独立自主到相互依存、由自我领导到共同体建设的学习文化。

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确立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三大支柱——学术卓越、国际理解和社会责任。学术卓越是教育的基本操守,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是教育质量的重要表征。国际理解是新时代的重要教育主题。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建构青少年共同体,需要从理念走向行动、从学校走向社会。面对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和风起云涌的国际环境,面对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世界,教育需要承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幽灵远没有消失,并以新的变种出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倾向广有市场。志愿服务、社会救济、国际援助在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形成气候。所以,以建设社会责任共同体为导向的教育安排,需要跨校、跨境、跨国倡导和落地。

立足中国现实,践行教育使命

教育的重要使命需要立足中国现实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永不魇足的过程,但也要有阶段性的目标,还要面对阶段性的难题和挑战。伟大复兴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涉及方方面面。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立足中国现实,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我们与心目中的复兴目标之间的差距,也要看到为服务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教育能力的差距。只有认清差距,并采取各种措施缩小差距,才有可能践行教育使命,助力伟大复兴。

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明确谁是教育者。长期以来,人们把学校看作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将教师看作实施教育的主要主体。但是,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在学习化社会,无处不是教育场所,无人不是教育者。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大环境隔离,难以造就服务伟大复兴的教育环境。因此,教育乃是全社会的责任。立德树人要从学校教育抓起,但是也需要全社会增强教育意识,将道德意蕴、智慧激发、审美趣味等元素注入包括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在内的各类活动场域,使所有公民,特别是公职人员、文学艺术工作者、传统与新型媒体人员、各类社会教育场馆人员,都承担起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责任。防止广义的教育场域陷入“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的尼尔悖论,防止各类腐败行为成为新生腐败的“学习样板”,防止为商业利益裹挟的低俗文化泛滥。

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肩扛促进社会平等和创新发展双重责任。基于“在人民中、为了人民”的教育设计,为新时代所需。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要求树立“每个人都重要”“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通过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要在“有教无类”“学有所教”的思想指导下,保证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教育权受到尊重。同时还要尊重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发展英才教育。大国博弈、贸易中的摩擦谈判、经济的转型升级、文化交流的约束疏导,无不需要精英人才,无不需要创新体系建设,无不倒逼教育改革创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人才是根本。人才是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任何阶段、任何使命、任何任务必须依靠的资源。“四个自信”需要教育自信支持,教育自信取决于公平和质量双轮支撑,需要从学校教育改革和社会教育改造的集体行动中建立。

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与复兴对标,查找能力差距,从复兴能力建设出发锻造教育能力。人类价值、民族利益、人民福祉、个人自由,不是需要填塞的产品,不是对精神或物质产品及利益的简单获取或拥有,而是人的功能性活动过程与成就。自觉领导、自主选择、自立行动、自由发展,是可行能力的重要构成维度。要充盈和激活功能性活动,建设和积聚可行能力,需要汇聚教育智慧,推动技术革命,激励创造行动,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学习社会。古人早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智慧。建设能力既需要建设“渔”的能力,也需建设“授渔”的能力。强大的教育可行能力和丰富的教育功能性活动,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的基础工程。(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周作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