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千秋基业 聚力学有所教 ——新中国70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历程

作者:lanke 时间:2019-09-26 15:05:12 点击:16648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教育,而整个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

一部中国基础教育70年的发展史,也是新中国从落后走向振兴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1.6年,2018年,这一数字已提升至10.6年,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了大国教育跨越式发展。1949年至2018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0.4%(1950年)提高到81.7%,小学净入学率从20%提高到99.95%,初中毛入学率从3.1%提高到100.9%,高中毛入学率从1.1%提高到88.8%,在人类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70年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

70年来,中国教育底子薄、基础弱的面貌彻底改变,其中,基础教育功不可没。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始终与时代发展的大潮同行,为人类教育凝练了中国经验,发出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

秩序重建,迈入正轨

重建秩序、稳定局面,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基础教育在摸索中逐渐规整。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标志着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转变。

根据教育总方针,1951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个学制文件《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地位、年限和互相衔接的关系作了新的规定,专业化教师队伍初步形成。1952年,《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正式颁布,全面规范了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形成了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根据这两份文件,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小学、中学各科教学大纲,新中国初步建立起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然而,旧社会留给新中国教育的是一个烂摊子,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80%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20%左右。普及教育,尤其是普及小学教育,成为新中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到1965年底,我国基础教育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恢复,中等学校学生达到1432万人,小学在校生达到11626.9万人,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前最高的1946年增长了6.9倍和3.9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普通中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了2000多万毕业生和大批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从1949年到1965年,全国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

1977年,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春天。复出伊始的邓小平主动要求分管教育和科技。学校教育摆脱混乱局面,重新走上正轨。

中国是带着历史的负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尽管此前在全国开展了多次大规模扫盲运动,多次提出限期普及小学教育,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小学教育仍未普及。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宪法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成为各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小学教育改革该走向何方?1983年,北京景山学校的教改实验已经逐渐从单项实验进入到中小学教育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带着这样的疑问,该校师生用一封500多字的信向邓小平发问。几天后,邓小平即为北京景山学校回复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树立了中国现代教育的航标,成为后来中国教育改革的总方针。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颁布。《决定》首次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大目标,根据当时国情,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地方,国家调动地方发展基础教育的积极性,地方同时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这一次的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快速普及。

为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1986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入了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从而使普及义务教育有了专门的法律保障,我国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奋力一跃

一部教育史,就是一个国家振兴发展的历史写照。

从1986年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普及义务教育制度,教育公平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意志,到2011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这25年里,我国基础教育开启了一段“数量弥补”和“规模扩张”之路。

这是中国历史上闪耀的一环:一边连着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百年梦想,一边连着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光明未来。

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复兴最宏大的奠基工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共和国面对的现实是,知识重获尊重,教育秩序恢复不久,小学教育刚刚普及,仍有超过两亿的人口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把“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整个90年代,中国教育都在追问:何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走进学校?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开启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

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两基”真正从目标变为国家行动,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以1996年、1998年、2000年为时间节点立下了军令状。

位于鲁西北的德州,1996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为7.4亿元。在“普九”攻坚的3年间,共拨出8.6亿元投入教育。1997年12月25日,随着德州最后一个县通过“普九”验收,这场历时3年、上下齐心的“普九”攻坚全面完成。

像德州一样,上世纪90年代,“普九”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国家各项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条件下,采取多渠道办学策略,广泛发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举办义务教育。这为基本完成“两基”目标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000年底,全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

由此,共和国翻开了由“基本实现‘两基’”到“完全实现‘两基’”的另一个篇章。2003年,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提出了要求:2007年实现西部地区“两基”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面临极其艰苦的条件和特殊困难。在410个未实现“两基”的县中,有215个贫困县,少数民族县309个,边境县51个,义务教育程度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教育最大的分母在农村,最薄弱的环节也在农村,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几乎涉及教育公平所有难点。

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为突破,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作出重大改革,明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人民教育人民办”开始转入“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轨道。

但在我国中西部,财力薄弱的县级财政无力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普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窘境。200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免费原则,并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予以确立。在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下,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2007年春推及全国农村地区,2008年秋推广至全国。至此,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两免一补”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政策环环相扣、整体推进。在此背景下,2007年,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如期完成,西部教育实现历史性巨变。2011年,中国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这是值得铭记史册的光荣:中国用25年的时间,完成美国100年才完成的“普九”任务,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完美转身。

我们在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全面实现“两基”,为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伟大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儿童入学率从80%增加到84%,中国功不可没;从1990年到2005年,世界文盲减少1亿人,其中中国减少9000万。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中国是唯一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全民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场迈向教育机会公平的伟大征程中,“两基”如星星之火,串联起了基础教育的重要转折。教育督导制度发轫于“两基”,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于“两基”,均衡发展起步于“两基”,素质教育理念脱胎于“两基”……

当数量不再是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质量提升的呼声渐高。人们愈发意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开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更加理解教育规律。

在这一背景下,199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即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保障措施。

一锤定音。以此为标志,注重内涵发展,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旋律,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气象。

风起再扬帆,基础教育发展开启新的航程。

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当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时,人们发现,这个理念也落实在中国教育的行动中。

驶入新时代的基础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企盼。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为基础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均衡发展、质量提升成为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坐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教育机会公平到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它们共同指向教育的应有之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一系列举措落地有声:

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正式提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目标,此后,“重点校、重点班”逐步取消。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部署,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改薄”等基础教育重大系列工程陆续实施,这些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基础教育的底兜不住,均衡发展就是空谈。

为加快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消除大班额等十大举措随之出台。

以2017年《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颁布为标志,我国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进入“优质均衡”阶段。截至2018年底,全国92.8%的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在关注教育机会公平获得程度的前提下,基础教育正着眼于人民群众获得过程的品质、获得结果的满意程度,全面系统地提升质量,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向着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目标不断靠近。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时指出,少年儿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编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等,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课堂是质量最关键的环节。第八次课程改革启动以来,课堂从知识传授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转变,“教与学”发生深刻变化,强化了课堂的主阵地作用;2017年秋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在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投入使用,标志着三科教材由此前的“一纲多本”变为统编统审统用,这是着眼于时代要求,办好中国特色义务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而作出的重大部署。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而教师是基础中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教师队伍建设,号召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为补上乡村教师队伍这块短板,2012年以来,“国培计划”培训教师超1400万人次。中西部省份招聘特岗教师51万名,优化了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此外,工资待遇保障制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增强了基层教师的职业吸引力。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描绘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图。

与此同时,评价这根“指挥棒”也在转向。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确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同年,新高考率先在上海、浙江实行。同时,教育部2016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大部分省市先后公布了适合本地区的中考改革实施方案。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倒逼基础教育一线加快改革步伐。

基础教育关系到每一个人,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性工程。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着力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上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成为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最强音符。

全国教育大会后,中央相继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改革发展三个文件:《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作出了系统设计,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出台,成为新时代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从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1.6年攀升至2018年的10.6年,从文盲大国到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回望70年历程,基础教育奠定了我国国民教育的基础,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巨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道路。

如今,我国拥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50余万所,在校生近2.4亿人,为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学有所教,决定每个孩子的未来,牵动无数家庭的悲欢,关系一个民族的希望。步入新时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基础教育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王家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26日第1版 版名:要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