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教育系统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龙头作用彰显,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撑有效的科研平台体系。在全国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国家重大实验室建设、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励项目中,高校参与比重和贡献份额均超过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以上由高校承担,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在高校涌现,有力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全球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我们提供了变道超车的难得历史机遇。教育系统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深刻认识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实现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主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力量、战略力量。
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强基计划”、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等重大项目,集聚了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成为识才、聚才、育才、用才的重要平台。面向未来,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突破常规、积极作为,着力推进课程、教材、教师和实践条件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着力健全人才引进和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筑牢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夯实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目前,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总体上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其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普及化阶段。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下一步,教育系统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要系统提高教育发展效能,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要着力增强教育发展动能,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22年11月30日04版)
©2024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东部科技新城园区大道一号
网站:www.sgjtlq.com
学院官微
学院官网
党建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