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危难 白衣为甲 ——全国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纪实

作者:lanke 时间:2020-09-09 21:39:11 点击:16408

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从未想到以这样的方式被全世界长久注视。

“武汉加油!人民必胜!”1月26日,武汉深夜,在从机场去驻地的路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吴文芳在车窗上默默留下这8个字。站在今天回望,人们才清楚这8个字的分量,才明白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困难。

在驰援一线的医疗队伍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高校附属医院。疫情期间,全国138所高校371家附属医院1.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在这场大考中,医学教育培养的数以百万计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一线英勇奋战,交出了优异答卷。

逆行和坚守,点亮生的希望

即使过去了几个月,回想起出征时的情景,依然能触到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张伯礼的泪点。他低头擦泪,解释说:“说明疫情很重才让我来负责,否则不会让我这个老头来。领导叫你来就是一份信任,这份信任是无价的。”

1月18日下午5点,84岁的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挤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临时上车的他因为无座坐在了餐车一角,刚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

1月20日,钟南山公开肯定“人传人”,此时距离大年三十只有短短4天。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成为旋涡中心。随着感染人数增多、范围扩大,公众终于认识到这场肺炎不简单。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东、河南等高校附属医院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在极短时间内集结起一支骨干团队,向着目的地湖北出发。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北京协和医院接到国家卫健委驰援武汉的任务。短短3小时,21名优中选优的医护人员集结完毕;一夜之间,医疗物资、生活用品和药品装满了53个大箱子。

1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3家综合性附属医院集结选派的首批60名医护人员,与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同仁一道,组建成“北京超强阵容医疗队”,共赴武汉。

同一天,接到河北省卫健委通知后,河北医科大学直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首批17名队员迅速集结,当晚8时20分便登上了开往湖北的列车。

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党支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77名党员纷纷在“请战书”上庄重地写下自己的姓名。齐鲁医院共收到这样的集体请战书近百份,个人请战书近3000份。

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一个个平凡的身影挺身而出。

面对未知,悲壮成为出征的底色。59岁的安友仲是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专家组组长,这位曾经血气方刚的“重症敢死队”队员登机前,在朋友圈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赴汉口,跨长江,医亦凡人,匹夫尽责灭疫狼。”

送别的时候,很多人哭了。不怕吗?怕。为什么还要去?“我爸爸妈妈都从青岛来帮我带两个孩子,我可以去。我是共产党员,应该去。”“我还没有结婚,没有羁绊。”“我们做体外人工膜肺的,本就经常与呼吸道分泌物接触。”……请战理由看似“简单”,却让人动容。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背后,是一个个平凡的爸爸、妈妈、妻子、丈夫、儿子、女儿……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防控斗争,他们用逆行和坚守,点亮了生的希望,诠释了守望相助的“中国力量”。

一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

这次疫情,让已从事急诊工作37年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魏捷始料未及。每一个急救病人都可能是潜在的传染源,给见惯了生死的急诊科团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

四川援鄂医疗队进驻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毗邻华南海鲜市场,是疫情重灾区。缺少防护物资的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感染率很高。

危机中如何恢复医院秩序,建立科学、规范的防治机制和管理制度,是打好战疫的基础。

“当务之急是要严防院感,保障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安全!”1月29日,华西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罗凤鸣召集会议,商讨出必须马上实施的三大行动:严防院感,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重新规划收治病人,按楼层和房间分级治疗;尽量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对病人药物进行一定调整。诊治流程的优化,为后续病患诊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监护病房里,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带来了科学、规范的协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建立起了危重症患者诊治流程、三级查房制度、重症监护病房小组制、医护人员诊疗常规等规章制度,提供了“协和经验”“协和方案”。

作为抗疫战场上的先行军,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系统打出了一套抗疫组合拳——第一时间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率先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成立战时专家组和医务处进行质量控制,成立“插管”“护心”等8支临床小分队,誓言“决不负生命之托”。带头深入一线的陈孝平院士、感染后治愈即返岗的钟强教授、“最美面罩姐姐”喻银燕护士……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奋力将一个个生命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8家医院,全面接管雷神山医院,管理4家方舱医院。在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血液透析中心,7名护士组成“血净小分队”,用高超的血液净化技术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在武大中南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李一荣带领团队改良核酸提取方法,确诊速度提高了一倍。

由广东医疗队接管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二楼重症监护病房,曾是武汉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20张床位边运行着人类最精密、最先进的生命维持仪器,在镇静剂作用下,病人多处于深睡状态,病房里只能听见医疗仪器发出的“滴滴”声。

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斗,更是一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

为确保援鄂医护人员不被感染,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吴安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李六亿等专家临危受命。在武汉,心脏装着3个支架的吴安华为120多支医疗队共1.5万名队员做了院感方面培训,4万多名援鄂医疗队员无人感染的奇迹由此诞生。

一个个难关的攻破,凝聚着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他们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激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为疫情中的中国带来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医者仁心,温情穿透防护服和隔离窗

9月4日,武汉,87岁老人王欣与“90后”援鄂医生刘凯在医院重逢,再看夕阳。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凯在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了下来,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王欣欣赏了一次久违的夕阳。

疫情无情,医者仁心。3月5日,很多人的手机被那张落日余晖的照片刷屏。

反复洗手消毒,双手布满裂口;紧压的护目镜,在脸上留下深深痕迹;不曾脱下防护服,汗水浸湿每一寸皮肤……关怀每一个生者,尊重每一个生命。在抗疫前线,在生死之间,温情透过隔离窗、防护服涌动着。

“济南味儿”的武汉话火了。为了让医患沟通更顺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主任胡昭在进驻武汉48小时内,组织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和《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音频材料》,除了医学常用语外,还包括称谓、生活和鼓励的常用语。“自从学会了手册的内容,每次上班都会时不时冒出一两句‘济南味儿’的武汉话,这也会让患者感到亲切。”医疗队队员高帅说。

这样暖心的故事,很多都记在了医护人员的日记里、朋友圈里。

2月2日,全国首例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妇,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2月17日,全国首个感染新冠肺炎的肾移植患者,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痊愈出院。从“人等床”到“床等人”,从激增的病患人数,到3月18日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首次双双清零。武汉,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人民至上,这是中国抗击疫情的核心逻辑,也是中国能够战胜疫情的重要原因。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人震撼:武汉确诊患者总体治愈率达94%,全国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有国外学者感叹,“这是地地道道的人道主义”。

不放弃每一个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不仅是医者的承诺,也体现出一个国家对“人民至上”的价值坚守。

“我们的超人儿子回来了,儿子是我们的骄傲!”4月22日,结束14天隔离期的陈维校和同事回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为他们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仪式。等候多时的父母看到陈维校笑不拢嘴,看着儿子瘦了十几斤又忍不住默默流泪。

许多生命留下了,有的战士却永远离开了。4月5日,山东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静静在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时,突发心脏骤停。4月6日,这个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32岁。

“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这是张静静的座右铭,也诠释着所有抗疫医护人员的选择。

“相信春暖花开就在前方。”“说了会赢,就一定赢!这一路,决不让步!”当初的期许已成现实,疫情的阴霾终于散去。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以血肉之躯为人民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他们的拼搏和担当将长久镌刻在时代的记忆里。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09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

作者:本报记者 王家源 林焕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