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寻找“最爱”专业 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 时间:2022-11-28 15:32:19 点击:3524

郑国民

申请或报考大学以及入学后,本科生最为困惑、苦恼的是专业选择。纵观国内外知名高校本科生,有些学生在报考和入学后选择的是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专业;有些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只是为了容易被录取,或者毕业后容易找工作;还有些学生入学后发现自己所选专业不适合自己,要么与当初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差异太大,要么自己觉得学不下去甚至无法毕业;还有一些高校学生入校前就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专业,因为所学专业是报考志愿时父母帮忙选定的,不是自己的选择,学校又无法调剂。以上现象,不一而足,高校或多或少都存在。

为了帮助本科生解决专业选择的困惑或问题,全球各大高校在课程设置和专业选择方面也颇费苦心。特别是某些知名研究型大学或文理学院,为了促进学生在校期间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挖掘自身潜能、发挥创造性,想方设法为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这既是最重要的路径,也是最普遍的解决方案。总体而言,本科生自主修读课程、选择专业的路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明确规定学生报考时和入学后要有自己确定的专业,学习一学期或一学年后觉得不适合继续学习所选专业,可进行调整。到了大二,学生觉得自己还不适合学习目前的专业,可再次选择、调整。另外一类是学生根据专业修读要求,自主选择并完成了一定数量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达到专业学分要求后即可从这个专业毕业。如果修够了两个专业的学分,学生可自行决定主修专业,而将另外一个作为辅修专业。还有些文理学院允许学生自设专业,本科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行安排、修读一定数量课程,如果不符合或达不到学校已有专业修读课程要求时,学生可提出自行设计新专业的申请,经过学校相关委员会论证、审核批准,也可从这个专业毕业。

从一定维度而言,世界知名高校的通识教育也有助于学生选择、确定专业方向。哈佛、耶鲁等高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精心设计六或八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设计若干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在每个模块中选择、修读一定数量的课程。这样设置的课程,一方面增强了本科生对各门类学科的认知和理解,让他们体验不同门类学科的特点和魅力,感受、学习不同学科对世界认识的方法和路径,以便于以后在面对困境的时候,除了从自己所学专业的角度进行探索,还可以通过其他学科或综合几个学科去探究或解决。从另外的角度而言,这样设计的初衷还是希望本科生理解不同学科、专业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局限,以避免盲目地认为自己所修读的专业就是最好或最有价值的,从而对其他学科或专业保持足够的敬畏和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修读这些不同模块课程的时候,可以逐渐明确、修正自己的专业选择。可想而知,根据专业介绍或他人的意见建议,也许对某个专业有了初步感知,但是只有修读了一定课程才可能逐步理解、认识这个专业,从而深化、坚定对所学专业的信心,或者改变自己的选择。

毋庸讳言,大学修读的专业或多或少会影响、决定未来的职业发展。特别是那些选择学术研究的学生,很多人从本科就找到了自己的“最爱”,因而一生都在致力于这个学科或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但是也有一些世界知名大学校长不强调大学所学专业与当下职业对口、一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鼓励这样的理念。他们认为优秀的本科生应具备宽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对快速变化的世界特别是对科技文化发展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具有对世界产生影响力所需要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能够自如地参与社会生活,对工作和职业有所准备,但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就业。

有的学者把本科生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类:一是“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二是“喜欢上了自己的职业”,三是“一直在找寻自己喜欢的职业”,四是“不知道自己喜欢的职业”。对于本科生,如果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发现自己喜欢某个专业,或者觉得自己非常适合学习这个专业,当然是极其幸运、难得的。如果不够幸运、没有这样的状态,也不要着急,先认真地学起来,也许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另外,也可以参考不同观点,去认真学习之后,才会清楚自己是否喜欢或适合学习这个专业,从而重新进行选择。

大学本科期间应该是学生探索、创造活力的黄金时期,没有对错之分,也不应以成败论之,只是收获的多少或达到的程度高低不同而已。发现、寻找自己“最爱”专业的过程,也是不断激发、持续挖掘自己潜能的过程,大胆去尝试、勇于去探索,不断挑战自我,应该是大学本科期间最为宝贵的经历。错过了,以后在社会上很难有这样的氛围和机会,付出的代价也许会更高。创新人才培养事关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全学段、全过程、各环节。对于本科阶段而言,专业选择只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课程内容、教与学方式、考试与评价等方面也同样重要。本科期间,应鼓励学生主动拥抱新事物、迎接新变化。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善于合作、不怕失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才可能水到渠成。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校长助理)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25日第02版:中教评论·观察


Baidu
sogou